《简笔与繁笔》阅读练习3篇
阅读下面一段文字,回答1
—3
题。
刘勰说得好:“句有可削,足见其疏;字不得
,乃知其
。”无论繁简,要是拿“无可削”“不得减”作标准,就都需要提炼。但是,这提炼的功夫,又并不全在下笔时的字斟句酌。像上列几个例子,我相信作者在写出的时候并没有大费什么苦思苦索的功夫。只要来自生活,发诸真情,做到繁简适当并不是一件太困难的事。顾炎武引刘器之的话:“文章岂有繁简耶?
昔人之论,谓如风行水上,自然成文,若不出于自然,而有意于繁简,则失之矣。”
1
.依次填入文中
处的词语,最恰当的一项是
[ ]
A
.增
密 B
.减
疏
C
.增
疏 D
.减
密
2
.“但是,这提炼的功夫,又并不全下笔时的字斟句酌”意在说明_______高中.初中阅读答案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
。
3
.刘勰是南朝著名的文学理论批评其代表作是《
》,作者引用刘勰的话,是为了阐明_______
;引刘器之的话是为了阐明_______
。
参考答案:
1
.D 2
.写作要来自生活,发诸真情
3
.文心雕龙
繁简拿“无可削”、“不得减”作标准,就都需要提炼
只要来自生发诸真情,做到繁简适当并不是一件太困难的事
阅读《简笔和繁笔》一文的选段,完成面各题。
从来的文章家都提倡简练,而列繁冗拖沓为作文病忌。这诚然是不错的。然而,文章的繁简又不可单以文字的多寡论。言简意赅,是凝练、厚重;言简意少,却不过是平淡、单薄。“繁”呢,有时也自有它的好处:描摹物态,求其穷形尽相;刻画心理,能使细致入微。有时,真是非繁不足以达其妙处。这可称为以繁胜简。看文学大师们的创作,有时用简:惜墨如金,力求数字乃至一字传神。有时使繁:用墨如泼,汩汩滔滔,虽十、百、千字亦在所不惜。简笔与繁笔,各得其宜,各尽其妙。
一部《水浒传》,洋洋洒洒百万言,譬如《武松打虎》那一段,作者写景阳冈上的山神庙,着“破落”二字,便点染出大虫出没、人迹罕至的景象。待武松走上冈子时,又这样写道:“回头看这日色时,渐渐地坠下去了。”真是令人毛骨悚然。难怪金圣叹读到这里,不由得写了这么一句:“我当此时,便没虎来也要大哭。”最出色的要数《林教头风雪山神庙》,写那纷纷扬扬的漫天大雪,只一句:“那雪正下得紧。”一个“紧”字,境界全出,鲁迅先生赞扬它富有“神韵”,当之无愧。
字面上的简不等于精练,艺术表现上的繁笔,也有别于通常所说的哆嗦。鲁迅是很讲究精练的,但他有时却有意采用繁笔,甚而至于借重“哆嗦”。《社戏》里写“我”早看戏,感到索然寡味,却又焦躁不安地等待那名角小叫天出场。“于是看小旦唱,看花旦唱,看老生唱,看不知什么角色唱,看一大班人乱打,看两三人互打,从九点多到十点,从十点到十一点,从十一点到十一点半,从十一点半到十二点,——然而叫天竟还没有来。”在通常情况下,如果有谁像这样来说话、作文,那真是?嗦到了极点。然而在这特定的环境、条件、气氛之下,鲁迅用它来表现一种复杂微妙、难以言传的心理状态,却收到了强烈的艺术效果。
1
.第1
段的中心意思是
[ ]
A
.从来的文章家都提倡简练,而列繁冗拖沓为作文病忌。
B
.言简则意赅,语繁则拖沓。
C
.繁也自有它的好处,非繁不足以达其妙处。
D
.简笔与繁笔,各得其宜,各尽其妙。
2
.第1
段分别指出了“简”、“繁”的好处:“简”,_______
;“繁”_______
。
3
.第2
段运用什么方法,论证了作者的什么观点?_______________________
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
4
.作者为证明简笔用得好,选用百万言长篇《水浒》中的实例,为证明繁笔用得好,选用了短文《社戏》中的实例,这样写的用意是什么?(
从用例的目的及选例的标准思考)
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
参考答案
1
.D 2
.言简意赅,凝练,厚重;描摹物态,求其穷形尽相,刻画心理,能使细致入微。
3
.例证法,以“武松打虎”和“林教头风雪山神庙”为例,论证了用笔极为俭省,却各得其宜,各尽其妙。
4
.阐明运用简笔和繁笔,不在作品长短,而是从写作目的出发,根据写作的需要,当简则简,该繁则繁,才能各得其宜,各尽其妙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