说到广州民居,一般人的第一个反应就是西关大屋。所谓西关,是老广州人对现在荔湾区,明清时地处广州城西门外一带地方的统称。西关在明清时期是广州的商贸中心。明末兴建起十八甫,开设有十三行。清代中后期起,又先后形成了宝华街、宝源街、多宝街、逢源街等商贾富绅豪宅区,西关于是成为当时广州时尚的代表。在广州人眼里,这种民居历史悠久,故称“古老大屋”。
西关大屋平面呈纵长方形,临街面宽十多米,进深可达四十多米,典型平面为“三边过”,即三开间。现双开间以上布局的清末青砖房屋也统称为西关大屋了。三开间的西关大屋,其正中的开间叫“正间”;两侧的开间称“书偏”,是指旁侧的书房和偏厅。
西关大屋平面布局一般为左右对称,中轴线上为主要厅堂,每厅为一进,厅与厅之间用天井间隔。全屋一般有二至三进,大宅则更多。正间以厅堂为主,由前而后依次为:门廊、门厅、轿厅、正厅、头房、二厅及尾房,形成一条纵深的中轴线。正厅是全屋的“心脏”,是供奉祖先和家庭聚会议事的场所,也是接待重要宾客的地方,所以也叫大厅或神厅。正厅后隔一屏门是头房,为最老的长辈居住的房间。尾房是中轴线上最后一个房间,其后墙一般不设门窗。
西关大屋装饰最有特色的部分为大门,一般分为三道,称“三件头”。临街最外