乔娟
①
植物也要睡觉。合欢树的睡态很美,叶片柔柔地低垂,耷拉着脑袋,不用酝酿,只要
叶片低下来,它们很快就会入睡。但并不是所有的植物都用叶子来睡眠。像睡莲,就是叶
子醒着花儿睡。黄昏池塘边,白天还是昂首怒放的睡莲,随着晚风飞舞,它将花瓣儿慢慢
收拢,紧紧闭合。一朵、两朵,后来所有的花朵全部闭合成了一个个小球儿。
②
花儿不劳作,也不创造,它们为什么要睡觉呢?
③
一百多前,英国生物学家达尔文就发现了植物的睡眠现象。他对69
种植物的夜
间活动进行了长期观察,发现那些积满露水的叶片更容易受伤。他把叶片固定住,也得到
同样的结果。达尔文由此断定,叶片睡眠可以保护其不受伤害,并可以抵御夜间寒冷。
④20
世纪60
代,科学家们印证了达尔文的观点。植物睡眠可以减少热量散失和水
分蒸发。像合欢树,不仅夜晚用睡眠保护自己,当遭遇狂风骤雨时,叶片也会逐渐合拢,以防叶片受到暴风雨的摧残。美国科学家恩瑞特还发现了一个更有趣的现象,他用一根温度探测针在夜间测量多种植物叶片的温度,发现不睡眠的叶子温度总比睡眠的叶子温度低
11
时至下午
2
时,关闭叶子气孔,光合作用明显降低,这就可以减少水分散失,初中.高中阅读答案增强它们的抗旱能力。
⑤
植物也一样,夜晚睡眠,可以避免寒露和霜冻侵袭,减少水分蒸发,保持湿度;白天
睡眠,可减少水分蒸发,还可避免昆虫骚扰。让人类羡慕的是,人有时候会受情绪或疾病
的困扰而失眠,植物却不会受到任何影响,到了该睡觉的时间,无论出现什么情况它们都
能准时入睡。第二天再见时,一准儿是神采奕奕,精神抖擞。
(选自网络有删改)
17.
文章第②
段有什么作用?(2
分)
18.
现代科学家与达尔文对植物睡眠的原因分别如何解说?(2
分)
19
.第⑤
段中划线句使用了什么说明方法?作用是什么?(3
分)
20.
这篇说明文采用了怎样的说明顺序?请简要说明。(2
分)
21.
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(2
分)
A
.植物也会睡眠,不同的植物睡眠的形式不同,有的用叶子睡眠,有的用花朵睡眠。
B
.夜间气温低,容易产生露水,而叶片上如果积满了露水,叶片更容易受到伤害。
C
.在夜晚,不同植物的叶子温度存在着微小的差异,这种差异是由植物是否进入睡
眠而造成的。
D
.有些植物还会“
午休”
,为的是降低光合作用,从而使叶子气孔关闭,增强它们的
抗旱能力。
参考答案:中小学作文阅读答案网整理
17.(1)
结构上承上启下(或引起下文)。(1
分)
(2)
内容上提示下文内容属于对植物睡眠原因的探讨。(1
分)
18.(1)
现代科学家认为植物睡眠可以减少热量散失和水分蒸发。(1
分)
(2)
达尔文认为叶片睡眠可以保护其不受伤害,并可以抵御夜间寒冷。(1
分)
19.(1)
作比较。(1
分)
(2)
把植物睡眠与人的睡眠进行比较。(1
分)
(3)
作用在于突出植物的睡眠只与时间有关。(1
分)
20.(1)
逻辑顺序。(1
分)
(2)
先讲植物也有睡眠现象,再探讨植物产生睡眠现象的原因。(1
分)
21.D(
因果倒置)